找到相关内容105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六道与五道

    廿五,页160上~中;并见Lamotte1949, p.832~834所引),阿修罗子不能出家受具(大廿二,页117下;页814中)等等。 诸天与阿修罗争战之事,佛典记载很多,但一般说来,似乎并...道(p. 131)。所以《大智度论》不能引大乘经来证成六道说。 1.大乘经时而说六道时而说五道,似乎是认为此问题并不是很重要。最值得注意的是《大品经》,它固然说有六道(大八,页271中8;页348...

    郭忠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0246836.html
  • 《净度三昧经》与人天教

    。于是头发落地,袈裟著身,女身化作男身,成为沙门。(行197~行256)  佛向恐畏长者说五不请罪、十不赦罪、五无竟罪。佛言:“行者得度,虽不能出家作沙门,居家亦可修道。持五戒,行九斋,诣塔寺,自可得...道意,是为最善。”(行429~行497)  佛又言:“人当虑报应,守善勿疑。但遗后世福,勿遗后世罪。弃恶当如粪扫,渗洗去垢,勿遗其余。佛实不度人,人自度耳。若有人不信不受佛教,不能强度。人为自度,佛不...

    姚长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5947260.html
  • 林葬----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(三)

    也还有另外一层用意,可以满足个人生前不能出家为僧徒,死后可以如同僧人一样埋葬的心愿。又如,在高宗永徽二年(651)去世的一名清信女,也系采行林葬;至永徽六年(655),才由其子女为她建造灰身塔。岚峰山...「志存亲近善知识”之心,陪葬在信行塔后的三阶教道安禅师,是在高宗总章元年(668)迁化,林葬之后,将近两年之后方收骨起塔,:  大唐故道安禅师,姓张,雍州渭南人也。童子出家,头陀苦行,举三阶集录,功业...

    刘淑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3348104.html
  • 圆测之研究——传记及其思想特色(1)

    其母一定是身分较贱之人,故无法收留于王宫,必须年仅三岁,就让他出家。依佛教的戒律,若未足七岁,不能出家为沙弥。即使想让他出家,亦一定要有特殊的关系,不然绝不肯收养。也许为了隐匿身分,逐渐南迁,遂由不详...未详姓氏一跃而为新罗国王孙。这可能是参考崔致远之文集而来。现综合圆测的一生,其年谱如下:  一、新罗真平王三五年(六一三) 生于新罗。   二、新罗真平王三七年(六一五) 三岁而出家。   三、贞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1348790.html
  • 过去七佛译经师─鸠摩罗什法师

    说:「我如果不能出家,我宁可死了,也不要在家。如果你不许可我出家修道,我就不吃饭,也不喝水,唯死而已!」鸠摩罗炎就说:「不吃饭,妳就不吃饭;不喝水,妳就不喝水。总而言之,我不许可妳出家。」  那么最初...他说:「以前舍利弗在他母亲肚子里头的时候,也是使他母亲智慧大增;大概这个小孩和舍利弗是一样的。」这是鸠摩罗什法师在他妈妈的肚子里头,就能帮助妈妈增加智慧。  宁可死了 也要出家  耆婆生下鸠摩罗什,过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749279.html
  •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

    ,是对早期佛教、部派佛教的一种反动。大乘佛教与早期佛教、部派佛教的最大不同,是它把佛陀超人化、神格化;提倡效法佛陀的慈悲精神,拯救那些不能出家的大众,由此还产生实践慈悲行,以救济众生为目的的崇高的菩萨...状态。如早期佛教“五蕴”中并列的受、想、行、识,都是心的独立作用,部派佛教则视识为主体,而受、想、行是从属于识的、不能单独发生的心理作用,从而突出了识的主导地位。    肯定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2552387.html
  • 阿宗寺上师略传

    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,并授予他传承这一教法的法权。一天,贝玛堆兑把阿宗˙珠巴叫到跟前,对他说:“你这一世的因缘是以俗家人的身份出现,因材施教,弘扬大圆满教法。”   阿宗.珠巴仁波切一听上师说自己不能出家,急忙跪下来恳求道:“上师啊!从很小的时候起,我就立志做一个托钵的比丘。请您老人家想想办法,千万不要再让我去操持那些俗家的事务了!”   上师听了之后安慰他道:“徒弟啊!你要记住,世上有些事情,...

    于凌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5154462.html
  • 佛乘宗要论(2)

    诸恶趣无小乘法,故比丘比丘尼极重戒律,戒律强半属于人事;又如心不决定、六根不全、及有精神病者不能出家皆是。其二、则一生成办:此谓今生即得证果。故比丘比丘尼须年在二十以上,父母许可或已故、而无障碍者,始...摄化众生而利他。如教中言:“佛子住持,善超诸有,严净律仪,弘范三界!”住持佛法,摄化众生,故须有出家分子,佛法乃得不随世变国变而转。盖出家者,唯依我佛遗制严守清规,无论世变如何,所有律仪不能更改。是故...

    太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555126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4)

    学习,自然是有善根。但如果没出家,或者因缘没有成熟而不能出家,有没有善根呢?善根的力量当然有,但这种力量未必强大,所以接触佛法之后,还要不断听闻经教,学习教理,使自己对佛法的认识和信念也越来越深入,这...这十二种最胜的特征,只能带来人天福报,不能称为波罗蜜多。  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信佛最为虔诚的一位皇帝,曾数次舍身到寺院当下人,替寺院的僧众行堂、扫地。梁武帝本身对佛法也很精通,经常登坛讲经说法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256518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4)

    而且有很多人离开家庭来从佛出家。于是清净僧团也就逐步扩大,成为有力的教团。   当时王舍城中有个教团,是由删阁耶所领导的,其下有两个出色的教徒,从他修道以追求真理,可是不论怎样都不能得到真理消息。...从后追赶佛陀,一直追入森林之中。佛陀看看机缘成熟,立即很严肃而又很慈和的对难陀说:“我的悲愿是要救度一切众生,你是我的异母弟,自更不能不为你的前途设想,希望你来随我出家,以解决你的生死大事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365957.html